12年专注针刺棉研发生产广泛用途于医用绷带、膏药敷棉、烟嘴吸油滤芯、鲜花保湿、等吸油过滤领域

莞智成纤维销售热线4000-082-081138-2573-7957

聚焦智成纤维

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纺织产业转型研究

作者: 编辑: 智成纤维 来源: 人民论坛网 发布日期: 2020.03.13
信息摘要:
自2020年1月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发展,我国的宏观经济遭受的负面影响增大,不但造成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自2020年1月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发展,我国的宏观经济遭受的负面影响增大,不但造成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经济循环及打击了实体产业供给端。多年来,纺织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本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导致众多纺织企业的生产销售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诸多布匹集散交易中心都处于半闭市状态,因此纺织产业怎样突破在该时期的瓶颈状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纺织产业现状及转型必要性

  纺织产业现状

  众所周知,纺织产业是我国一项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大的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我国纺织品服装 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国内消费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上涨。受本次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纺织产业下游订单大幅度降低,纺织服装行业的线下销售受到冲击,我国纺纱、布、棉的产销骤减,截至2月,国家棉花市场检测系统表示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为54.1天,环比增加22.2天,同比增加9.5天。随着疫情的持续,多数纺织企业无法按时复工,产业链下游订单骤减,整个纺织产业体系遭受破坏,生产链尚未恢复,企业无法及时完工、交货,降低了企业信誉并增加企业的闲置成本,再加上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大, 棉纱的需求降低,纺纱、布匹产销降幅扩大,库存大幅度增加,同样,国内部分印染企业 短期内也无法恢复生产。

  2016年至2019年,我国医用防护纺织品生产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营业收入逐年上升,其中卫健疾控防护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0.84亿元、1.14亿元、1.37亿元以及0.83亿元。主营占比由2016年的3.35%上升至4.01%,共增加了0.66个百分点。随着本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 口罩 、防护服等纺织产品成为我国目前最为紧缺的物资之一,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医用防护纺织产品更是极为稀缺。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仅湖北省一天就需要大约10万套防护服,但截至2020年2月6日,国内符合中国标准许可的生产企业只有40家左右,我国医用防护服产品批文总数为48个,共涉及16个省份,43个生产企业,每天产能3万件,供需矛盾显著突出。春节假期的延长,导致产业下游复工延迟,纺织企业面临停产停工,面料坯布长期被堆积在仓库,既容易被损坏,又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数据显示,影响纺织产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原因包括:疫情防控不能全面开工;市场需求量减少,订单大幅度减少;设备原材料供给不足;劳动力供给不足;交通物流受阻。截至2月,纺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上一年同比减少70%以上的占19.74%;同比减少50%以上的占31.58%;同比减少30%以上的占38.83%;同比减少10%以上的占7.89%;与上一年持平及增加的占1.98%。本次疫情对纺织产业下游环节打击较大,线下实体零售受到大幅度限制,产业一季度的主营收入占比不高。面对紧绷的现金流和紧缺的 医用纺织品,企业经营风险上升,纺织产业必将面临“洗牌 ”。

  纺织产业转型必要性分析

  2020年1月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大,感染性极强,国家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致使纺织产业下游对纺织服装行业的订单减少,医用防护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呈爆发式的增长,需求大大超过了市场供给,供求矛盾显著。纺织业的运行处于被动状态,原材料价格波动、进出口减少、产能过剩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社会消费急剧萎缩,纺织产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中小型纺织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底层,流动资金少,工厂企业的固定支出不变,再加上疫情带来的生产困难不断增加,这让原本就处于困境的纺织产业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中小纺织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不能及时调整适合自身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战略进行转型,这将导致其生存都难以维持。如果企业继续保持原有生产结构,经济效益将大幅度下滑,在该形势下,我国纺织产业想要摆脱困境,中小型轻纺企业想要“存活”,就必须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工艺,降低滞销产品的重复生产,转变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顺应市场需求趋势,将有限的人力与物力转移至市场有需求的产品领域,转产扩产至当前急需的医用防护纺织品,从而维持纺织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是我国纺织产业走出公共卫生事件带来困境的唯一选择。

  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我国纺织产业转型的问题及建议

  纺织产业转型的主要问题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迅速调整产业方向,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转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湿巾”等,加大对医用纺织品的投入。截至2月,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业务。此外,由于医用纺织品市场需求激增,部分临时转产的企业对国标防护服和口罩的生产流程并不了解,导致整个产业链暂时处于无序状态。SMS 非织造布、聚丙烯以及聚乙烯膜等医用防护材料的特殊性导致上游产业存在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现象,疫情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下游产业的多个环节存在人员缺失、资源错配及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原材料得不到保障,上游供应波动较大。医用防护纺织品主要是由无纺布、聚乙烯膜、胶等原料组成,由于所需资源与已有棉、纱等资源不匹配,许多企业无法根据现有内部库存生产医用纺织品。且当前的交通管制,使原材料的配送运输不及时,双重压力将导致部分中小型纺织企业实现转产的难度变大。

  劳动力缺乏。纺织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的劳动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面临劳动力缺失的现象,受此次受疫情的影响,各地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限制人员的出入流动,许多人员无法按时复工,又进一步导致劳动力的不足。

  生产设备与专业技术的缺乏。我国中小型纺织企业通常具备规模较小,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制约纺织企业转产扩能的另一主要因素就是缺少压条机等专业的生产设备,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导致市场对医用纺织品的需求增加,部分企业“临危受命”进行转产,相较于专业生产医用纺织品的公司来说,转产企业缺少大型医用纺织制造设备以及专业人才 ,现有的传统服装制造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转产需求。

  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建议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疫情期间,政府前后出台多项有关政策,其中,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及工信部于2020年2月9日发文表示,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实现转产,并为转产企业提供资金补贴,用地、用能等方面的支持,开通医用防护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的增产增供,企业生产富余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收购收储,明确发挥了政府储备作用,解决了企业阶段性转产的后顾之忧。中国纺织产业本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产品之间的共通性较大,具有相关的产业链,企业转产至生产医用纺织品的技术难度不大,且我国制造业生产链水平已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为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纺织产业应该把握此次优势,并顺势转型升级。

  处理好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医用防护纺织品市场一直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市场,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催化了医用纺织品的商机,口罩的市场需求一夜之间暴增,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出现口罩脱销、断货的现象,除了口罩以外,防护服、消毒湿巾的市场需求也明显上升。医用防护纺织品领域出现巨大缺口,纺织企业应该根据该时期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身内部生产链结构,增加无纺布和其他医用相关纺织品的生产,以弥补市场上口罩、防护服等产品供应,并保持生产供给产品的质和量以及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不但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在疫情期间保证生产链的正常运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具。

  改造生产设备及形成集群优势。医用纺织品的安全性以及材料的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专业的生产设备,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准入门槛低,我国部分中小型纺织企业在生产时使用的是二手设备或产能较低的设备,不具备生产医用纺织品的标准。因此面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轻纺企业想要转产,就必须申请医用纺织品生产资质,更新、引进专业设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但可以改善生产线水平,还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短时间内实现量产。

  我国中小型纺织企业具有“小而多”的规模,因此只有建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才能进一步支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阶段性的激增需求,大多数中小纺织企业转产后无法单独完成医用纺织品的整个生产链,建立纺织 产业集群 ,形成集群效应,便于扩大企业转产产能。构建纺织产业一体化平台,拓宽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加快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制定近期与远期战略规划。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市场需求具有突发性、短暂性以及波动性等特点,企业在转产的过程中应该制定阶段性目标。近期,一线防疫物资存在极大缺口,特别是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纺织企业应该抓住机会转产,通过新建产房、引进生产设备的方式调整生产线,加入物资生产大军,从而避免了企业因没有订单而面临破产的局面。远期,企业在转产的过程中生产医用纺织品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做好长期定位,致力解决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建设数字化车间以及智能工厂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 质量发展。

  构建智能纺织产业链。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全国各地积极采取各种防控防疫措施,纺织产业线下零售环节不能正常运行,医用纺织品销售渠道受限,因此纺织产业必须将线上营销模式与纺织产业整个产业链进行融汇,优化资源配置及物流机制。疫情防控限制人员流动,用工荒趋势明显,增加了国内劳动力成本,纺织产业应该大力推动“机器换人 ”,以便节约人力成本,构建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工厂,全面提高医用防护纺织品的生产效率,纺织企业承接转产时,应该促进产业链向高质量的产品转移。

智成纤维推荐资讯

十载耕耘,风华正茂丨智成纤维十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十载耕耘,风华正茂丨智成纤维十周年庆典圆满举行

2022年9月12日,智成纤维迎来了十周年生日,为了庆祝这个喜庆的日子,特举办了“智成纤维成立十周年暨第八届运动会庆典”。活动现场,职工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各个趣味活动中来,欢笑声、助威声此起彼伏,现场氛围热烈。
2022-09-14
智成纤维隆重召开2021年度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智成纤维隆重召开2021年度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2022年1月23日上午,智成纤维在九栋车间隆重召开了2021年度优秀员工表彰大会,公司总经理吴川鸿、全体员工参与了表彰大会。本次表彰大会设立的奖项有:节约奖9名、优秀员工奖4名、优秀班长奖1名,会议由张德雄、彭琼舒主持。
2022-01-23
祝贺智成纤维顺利通过SGS机构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祝贺智成纤维顺利通过SGS机构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2月6日上午,全球权威认证机构SGS公司技术专家莅临智成纤维,现场对智成进行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总经理吴川鸿、吴钟亮、黄小龙等领导代表公司对认证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
2021-12-18

联系智成纤维

  • 138-2573-7957
  • 服务电话: 4000-082-081
  • 座机: 0769-85635083
  • 传真:0769-85635063
  • 邮箱: 1390170240@qq.com
  •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村百盛工业园